One helpful tip per day:)
Kevin Kelly 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作家们将会倒过来付钱给 AI 公司,以确保他们的书籍被纳入 AI 的教育与训练之中。
1. 如果你的作品不被 AI 所认识与欣赏,它就几乎等同于不存在。
2. 每本书的收益中,只有一半实际会流向作者,另 50% 被出版社拿走。
3. 感到很荣幸,能成为那些用于训练我每天使用的 AI 模型的书之一。想到自己的思想可能通他过 LLM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Simon Willson 认为 vibe engineering 已经日益成为现实,特别随着代码智能体(coding agents) 的兴起——例如 Claude Code(2025年2月发布)、OpenAI 的 Codex CLI(4月)以及 Gemini CLI(6月)。这些工具能够迭代代码,不断测试和修改,直到实现特定目标,大幅提升了 LLM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Joan Westenberg 问人们为什么会相信他们所相信的,他们总能给出一些理由。
1. 观点是先出现的——由大脑通过模式匹配瞬间拼凑而成;而那些理由,是后来才被编造出来,用来合理化他们早已认定的信念。这就是“虚构合理化”(confabulation),它主导了我们大约 80% 的公共讨论。
2. 当你接触到一条新信息时,还没等理性思考介入,你的大脑就会先运行一个快捷算法:我所属群体中那些地位高的人对此怎么看?
3. 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虚构合理化”,即我们创造出听起来合理的故事,用来解释其实源自潜意识的决策或信念。
4. 这些理由只是对一个早已注定结论的事后辩护。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Scorr Jenson 说别再把它叫作“人工智能”了?称为“大语言模型(LLM)”要准确得多,但许多人已经懒得纠正,直接叫“AI”。
1. Cory Doctorow 说得很到位:“我们离 AI 能真正取代你的工作还差得远,但已经到了 AI 销售员能说服你老板它能取代你工作的阶段。”
2. 他知道这话可能让自己听起来像个老人,但要理解当下的 LLM,了解一点历史会很有帮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