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90 - Designs for Thought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90 - Designs for Thought
Photo by NEOM / Unsplash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Calvin French-Owen 介绍道:他写得越多,知识图谱就越复杂、越令人兴奋。单单是写作这件事,就让他感觉自己变得更聪明。每隔几个月回头看一次,都觉得收获巨大。

  1. Roam 的设计理念就是让用户“参与其中”。界面中的每个细节都在悄悄地鼓励用户多写一点、多建立一些关联。
  2. 在大多数笔记应用中,在开始写之前,他总得先弄清楚:这段内容该放在哪里?
  3. Roam 的默认视图每天都会生成一条基于日期的新笔记。这是他每天开始记录的“主页”。
  4. 简而言之,它兼顾了两全其美:他既可以跳转到某一天,也能感觉像是在一条持续记录的笔记中继续书写。
  5. 大多数笔记应用并不会帮助用户“开始”写笔记。
  6. 他过去曾讨厌 Roam 的项目符号,直到他意识到,正是这些项目符号让他多写了很多新内容。
  7. 以项目符号的形式写东西,总让人感觉没那么吓人,而且信息密度更高。它鼓励用户写下“尚未完善的想法”,以后再编辑也没关系。
  8. Roam 解决了“笔记跳转”问题:它允许在上下文中打开笔记。如果你 shift+点击一个链接的页面,它会在侧边栏中打开。
  9. 最棒的是,这两个窗口都可以编辑,让用户可以继续自己的思路,不必因为切换标签页而中断思维流。
  10. 这些关联还有另一个好处:它让他有种在做“行为驱动开发”的感觉。
  11. Vi 诞生于 46 年前。但直到最近几年,这类“联结式思维工具”才真正出现。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