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309 - The Journey of Optimal LLM-Assisted Coding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309 - The Journey of Optimal LLM-Assisted Coding
Photo by Resource Database / Unsplash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Andrej Karpathy 介绍了他使用 vibe coding (这个词就是他最先提出的)的体验:

  1. 他个人在使用大语言模型时,75% 通过 Cursor 的自动补全功能。
  2. 他觉得用文字去精确表达需求需要太多信息量和带来过多延迟,还不如直接在代码里、在正确的位置演示给模型看,效率更高。
  3. 他还没有学会同时高效地使用多个实例——单个实例已经让他觉得够难应付了。
  4. 这些模型基本上没有品味。
  5. 在他进入更偏 vibe-coding 的领域、即自己不太熟悉的部分时,它们却不可或缺。
  6. Cursor Code 能一次性敲出上千行一次性、庞大的可视化或调试代码,只为找出一个特定的 bug,而在找到之后,这些代码就会全部删除。这是代码后稀缺时代——随时生成、随时删除上千行定制化、临时性的代码都没关系,因为它不再是昂贵稀缺的东西。
  7. 当他把整段代码粘贴进 GPT-5 Pro 时,模型可能会跑十分钟,但最后却能找到一个非常细微的 bug,表现相当强大。
  8. 编程让他感觉完全被“打开”了,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编程方式,以及不同工具之间的优缺点比较。
  9. 但他很难避免产生一种焦虑感:担心自己没有站在集体可能性的最前沿,因此会有随机的“洗澡灵感”,并保持着对他人经验和发现的强烈好奇心。

If you enjoy today's sharing, why not subscribe

Need a superb CV, please try our CV Consultation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