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310 - The Electro-Industrial Stack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Ryan McEntush 认为在实体经济中,软件已经数字化了规划与设计,但“最后一公里”依旧受限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与需要人参与的操作。
- 要让实体行业也能走上同样的轨迹,首先需要一座真正连接比特与原子的桥梁。这座桥梁就是“电气工业栈”——让机器能够像软件一样运作的技术集合。
- 软件曾经“吞噬世界”,而现在它将“推动世界”。
- 简而言之,2010 年代把物理工作流接入了 API,而 2020 年代将由自主系统与智能体来控制这些工作流。
- 我们正走向一个世界:曾经需要多年经验与专业技师才能完成的任务,如今只需像对话一样自然的界面来调度。
- 基于电池、功率电子和高扭矩电机的电气化系统,更高效、更精确、更易于软件控制。它们能在仿真中测试,可通过 OTA 更新,并能通过遥测反馈持续改进。
- 中国如今在这些技术的研究与生产方面占据主导,尤其是在上游金属/化学品、电池、电机/执行器与功率电子环节。
- 随着算力、自主化和电气化的扩展,新的瓶颈不断出现:核反应堆的铀、电池的石墨、半导体的镓、轻合金的镁等关键矿物。
-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能在白天、在需求附近提供充足电力,但如果没有具成本效益的储能,其价值会迅速下降。
- 一个真正的“能源主导”战略必须包含电池。
- 松下与特斯拉的合作就是例证:日本带来了数十年的电池制造经验,使超级工厂的产能远比新建工厂更快达到竞争力水平。
- 宽禁带器件(如碳化硅 SiC、氮化镓 GaN)能更快开关,耐更高温度,并支持精确的数字控制。
- 自 2020 年以来,一些电力变压器类别的需求增长了三倍,而全美 4000 万台配电变压器中有一半已超过 33 年的使用寿命。
- 物理学依然施加限制,但材料、控制与集成的渐进式进步不断缩小性能差距。
- 定制 AI ASIC 芯片可能在延迟与规模成本上优于 GPU,但仍面临同样的晶圆厂与封装限制,且软件生态较弱。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