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94 - Writing is Thinking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自然》学刊的编辑部 Nature Reviews Bioengineering 写道:撰写学术文章是科学方法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传播研究成果的常见做法: 1. 写作不仅仅是为了呈现结果,它本身也是激发新想法与新思路的重要工具。 2. 写作迫使我们进行思考——不是那种头脑中习惯的混乱、跳跃式思维,而是一种结构化、有目的的思考方式。 3. 然而,由于大型语言模型(LLMs)无法承担责任,它们并不被视为作者,因此我们不会考虑发表由 LLMs 全文生成的稿件(使用 LLMs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93 - Write in A Team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Calvin French-Owen 说:“我真希望我们早点把一切都写下来。” 1. 越早越详细地记录,写下我们做决策时所依据的一切信息。 2. 随着公司发展,写作的重要性只会持续上升。 3. 团队越大,就越需要确保每个人不在重复造轮子,能够共享工具,快速找到所需信息,而不是到处搜索或一约再约开会。 4. 一个高效的记录系统包含三个关键组成部分,按生命周期和优先级排序是:编辑体验、可发现性 和 可理解性。 5. 编辑体验 决定了撰写和更新文档的便捷程度。如果文档难以维护,它就不会保持更新,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92 - 36 Months to Make It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Dan Koe 认为我们只有大约 36 个月的时间,“成功”的定义将被彻底重塑: 1. 学习——即适应变化、弄清实现特定结果所需行动的能力。 2. 说服——即建立信任、吸引他人加入一个互利愿景或叙事的能力。 3. 执行——即通过自动化、创造和委托,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 4. 真正有价值的人是不需要被“授权”就能解决问题的人。随着现实愈加复杂,新问题层出不穷,而 AI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91 - Refactoring in Code Generation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Scott Werner 说,过去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用 Claude 几个小时就能写出来。它一个下午能写的代码,超过了他一周的产出。 1. 但问题在于:AI 不知道何时该停止添加功能。 2. 我们不得不将完整的子系统“拆出来”,赋予它们独立的存在。过去我们称之为“模块化”或“拆分”,现在这一过程必须以 AI 的速度进行。 3. 我认为,未来高级开发者的角色会转向模块级别的模式识别。不是判断“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90 - Designs for Thought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Calvin French-Owen 介绍道:他写得越多,知识图谱就越复杂、越令人兴奋。单单是写作这件事,就让他感觉自己变得更聪明。每隔几个月回头看一次,都觉得收获巨大。 1. Roam 的设计理念就是让用户“参与其中”。界面中的每个细节都在悄悄地鼓励用户多写一点、多建立一些关联。 2. 在大多数笔记应用中,在开始写之前,他总得先弄清楚:这段内容该放在哪里? 3. Roam 的默认视图每天都会生成一条基于日期的新笔记。这是他每天开始记录的“主页”。 4. 简而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