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helpful tip per day:)
Every.to 最近分享了他们内部是如何使用 AI 工具进行开发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
1. Claude Code 是一位“友善型开发者”,擅长拆解问题并解释推理过程;Codex 则是“技术型开发者”,更字面、更精确,常常一次命中正确方案。
2. 通过 Figma MCP 集成,Claude 可以直接接入 Figma 文件,读取设计系统中的颜色、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Kevin Kelly 在2014年写下这篇文章,十多年后的今天再来回顾这些,很多都变成了现实,他确实富有远见 -- 2014 年,是在互联网上开始做点什么的最佳时刻——历史上从未有过比现在更好的时机去发明新事物:
1. 就在那之前,我注意到 abc.com 这个域名还没人注册。于是我在为 ABC 公司顶层高管做关于数字化未来的咨询演讲时,告诉他们应该让楼下最聪明的技术员赶紧去注册自己的域名。结果,他们没有。
2. 现在回头看,仿佛一波又一波的“拓荒者”已经把所有可能的地盘都推平开发完了,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Eugene Yan 认为任何长期不亲自下场的 Principal(首席工程师),都很可能在为失败埋下伏笔(短暂抽身可以,长期脱离不行)
1. 没有哪一种风格更重要,你需要找到最符合你优势的那一种。
2. 到了这个层级,亲自写代码可能已不是你时间的最高效用。
3. 你仍然应该写代码(保持与实际工作的联系),但你的核心职责已经转变为技术愿景、设计反馈、资源赞助、提供业务/产品/技术上下文、发现新问题、建立联系等。
4. 即使你仍有 80%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Kevin Kelly 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作家们将会倒过来付钱给 AI 公司,以确保他们的书籍被纳入 AI 的教育与训练之中。
1. 如果你的作品不被 AI 所认识与欣赏,它就几乎等同于不存在。
2. 每本书的收益中,只有一半实际会流向作者,另 50% 被出版社拿走。
3. 感到很荣幸,能成为那些用于训练我每天使用的 AI 模型的书之一。想到自己的思想可能通他过 L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