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99 - LLMs Can't Really Build Software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Conrad Irwin 认为软件工程需要的不仅仅是能生成代码的模型: 1. 当你观察一个真正懂行的人时,你会发现他们不断在以下步骤之间循环: 1. 建立关于需求的心智模型 2. 编写可能满足需求的代码 3. 建立关于代码实际行为的心智模型 4. 找出差异,并更新代码(或更新需求) 2. 公平地说,LLMs 在写代码方面相当不错,当你指出需要修复的问题时,它们在更新代码上也表现尚可。但它们无法维持清晰的心智模型。 3. LLMs 会无休止地感到困惑:它们假设自己写的代码确实能运行;当测试失败时,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91 - Refactoring in Code Generation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Scott Werner 说,过去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用 Claude 几个小时就能写出来。它一个下午能写的代码,超过了他一周的产出。 1. 但问题在于:AI 不知道何时该停止添加功能。 2. 我们不得不将完整的子系统“拆出来”,赋予它们独立的存在。过去我们称之为“模块化”或“拆分”,现在这一过程必须以 AI 的速度进行。 3. 我认为,未来高级开发者的角色会转向模块级别的模式识别。不是判断“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90 - Designs for Thought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Calvin French-Owen 介绍道:他写得越多,知识图谱就越复杂、越令人兴奋。单单是写作这件事,就让他感觉自己变得更聪明。每隔几个月回头看一次,都觉得收获巨大。 1. Roam 的设计理念就是让用户“参与其中”。界面中的每个细节都在悄悄地鼓励用户多写一点、多建立一些关联。 2. 在大多数笔记应用中,在开始写之前,他总得先弄清楚:这段内容该放在哪里? 3. Roam 的默认视图每天都会生成一条基于日期的新笔记。这是他每天开始记录的“主页”。 4. 简而言之,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88 - Cringe Tolerance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Joan Westenberg 介绍道, 有一种能力可以称之为“尴尬容忍力”: 1. 创作者与非创作者的区别就在于:谁能忍受这种不适,谁不能。 2. 尴尬容忍力是指一种心理能力,即使明知他人会把你的作品当作业余、幼稚或令人尴尬的东西来看待,你仍然愿意采取行动。 3. 这种容忍力体现在多个层面上——把尚未“准备好”的作品发布出去时的即时尴尬;为一个不完美的作品辩护时的持续尴尬;回顾早期努力时的回溯性尴尬。 4. 推特一开始推出时问的是:“你在做什么?”而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5. 那些最终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