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S 周刊 111 - 李光耀看中国

最近花了点时间读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书,其中一本是他的自传《经济腾飞路》。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新加坡独立之后的历程,其中不乏他对中国的看法:

跟我们最相似的香港当时仍然受英国统治,而且有中国作为腹地,在经济上它几乎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国跟资本主义世界非共产党国家进行贸易的中介。
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疯狂的动荡时代。许多投资者认为台湾和香港太靠近中国,纷纷转到新加坡来。谁来我们都欢迎,但是一找到有增长潜能的大投资家就绝不放过,必定竭尽所能协助他开业。

关于中文的看法:

新加坡华族讲七种中国南方的主要方言,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说服大家一起改用华语。对许多新加坡华人来说,方言是真正的母语,华语不过是次母语。不过,再过两代人,华语就会成为新加坡华人的母语了。

关于对历届领导人的看法:

1976年,我第一次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主人同我们见面的会议室里摆着痰盂,有些中国领袖还用它。于是,1978年邓小平到新加坡访问的时候,我们在会议室内他的座位旁边放了一个明代的蓝白色痰盂,他却没用,也许是他发觉新加坡华人跟中国人不一样,不随地吐痰。1980年我再次访问北京,发觉北京人民大会堂里的痰盂已经拿走了。几年后,我在新加坡设宴招待主管经济的国务委员谷牧,提到人们改变了习惯,不再在人民大会堂里使用痰盂。他笑着说,会议室里的是拿走了,办公室里却还用,老习惯改不了。
我请克立转告周恩来,对中国华侨返回新加坡或新加坡华人希望返回中国,甚至是中国占领新加坡的问题,我从不感到担心。新加坡对中国来说,不过是个弹丸之地,侵占它可能引起的麻烦会是得不偿失的。我所关注的是,中国在马来亚和印尼哄产党成立纪念日发给他们的贺词。这些贺词在吉隆坡和雅加达激起强烈的反感和憎恶,我不希望因自己和周恩来有同样的血统,而使这种情绪转而针对我。

关于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

我忆述曾经有一艘中国轮船要在新加坡码头靠岸时,我们怎么因为船长拒绝签字保证不分发文化大革命的宣传资料而坚决不让船员上岸。北京电台就此抨击我们的移民厅。
新加坡纵然有超过75%人口是华人,却始终是东南亚的一员,我绝不容许岛国成为中国或苏联利用的对象。看得出这一番话令他释然。
新加坡的看法是,只要美国第七舰队还留驻本区域,我们同中国和苏联的交往就自在得多。

我们已经开通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如果你想及时读到 DPS 的全文,不妨直接付费订阅:

关于支付的详情介绍,可以访问这一页面


Recap

很多人一提到「移民」,第一个想法就是「我先读个研提升学历」,之后再一步步计划移民的事。

这个思路本身也没错:毕竟这符合大部分移民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 – 年轻和高水平至少要占一项。在打分的移民体制下,学历更高,加分就更多,这个优势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但是,在国内读研只会带来无尽的劣势。哪怕你志在读博,这也不是一个好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攒不到钱(经济成本)
  2. 耗时太长(机会成本)
  3. 无法提高语言和技能
  4. 承受高压(心理压力)

这些正好对应了通过留学在国外找到工作,然后移民留下这个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一笔启动资金;尽量年轻;满足当地公司要求的语言和工作技能;尽量低难度、少波折。

因此,为了移民而在国内读研是 100% 的赔本生意。

Exodus 3.8 - 想要移民就别在国内读研
很多人一提到「移民」,第一个想法就是「我先读个研提升学历」,之后再一步步计划移民的事。 这个思路本身也没错:毕竟这符合大部分移民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 – 年轻和高水平至少要占一项。在打分的移民体制下,学历更高,加分就更多,这个优势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但是,在国内读研只会带来无尽的劣势。哪怕你志在读博,这也不是一个好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攒不到钱(经济成本) 2. 耗时太长(机会成本) 3. 无法提高语言和技能 4. 承受高压(心理压力) 这些正好对应了通过留学在国外找到工作,然后移民留下这个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一笔启动资金;尽量年轻;满足当地公司要求的语言和工作技…

Ross Pomeroy 介绍道,我们的睡眠并非一直熟睡不醒,而是充满不断短暂的清醒:

  1. 去甲肾上腺素是促成睡眠的重要激素,它会导致我们的睡眠充满短暂的清醒;
  2. 这些短暂的清醒能够重置大脑,使其在我们重新进入睡眠时储存记忆。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786 - Your Brain Wakes up During Sleeping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Ross Pomeroy explains that our sleep is not always a deep, uninterrupted process, but is filled with constant, brief awakenings: 1. Norepinephrine is an important hormone that facilitates sleep, and it causes our sleep to be filled with brief awakenings; 2. These short…

Phil Eaton 分享了他在2021年的阅读列表。在他推荐的11本书中,一大半都是大型公司的历史:

  1. My Years with General Motors - 通用汽车
  2. No Rules Rules - Netflix
  3. Working Backwards - Amazon
  4. The Intel Trinity - Intel
  5. The HP Way - HP
  6. Play Nice But Win - Dell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787 - Book Recommendations by Phil Eaton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Phil Eaton shared his reading recommendation in 2021,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m are about big names: 1. My Years with General Motors - GM 2. No Rules Rules - Netflix 3. Working Backwards - Amazon 4. The Intel Trinity - Intel 5. The

Pedro Lopes 认为各种 GPT 类工具的出现并不能完全取代写作,相反,这促使我们需要更认真地对待写作:

  1. 写作本身是一种沟通。人们在写作时,会通过思考做出各种取舍,这些是 GPT 类工具无法取代的;
  2. 写作本身也是一种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深入思考,吸收更多信息,最后沉淀下来的才是我们的认知,而使用 GPT 工具往往会略过这一步。

结合我近来使用 ChatGPT 的经历,我十分赞同 Pedro Lopes 的观点:

  1. 使用 ChatGPT 进行翻译,确实能得到还不错的结果,但是也需要有经验的人进行最后修改和确认,部分细节不是 ChatGPT 能照顾得到的;
  2. 使用 ChatGPT 辅助编程,也需要有经验的人进行调整,比如将问题拆解为合理的步骤,让 ChatGPT 重构冗长的函数等等。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788 - Writing as Thinking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Pedro Lopes believes that the emergence of various GPT-like tools cannot entirely replace writing. On the contrary, it requires us to take writing more seriously: 1. Writing itself is a form of communication. When people write, they make various choices through thinking,…

CJ Chilvers 梳理了为何内容筛选将会是未来的趋势:

  1. 随着 GPT 等工具生成的内容越来越多,我们需要更多经过筛选的高质量内容;
  2. 读者需要答案,通过固定筛选渠道获得信息比起搜索引擎来更有保障;
  3. 内容筛选本身也体现筛选者本身的品味,所以保持筛选质量也是建立名声的一种手段。

DPS 做了也快三年了,其实我们就是不断地在为大家筛选高质量的生产力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提高生产力。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789 - Curation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CJ Chilvers has outlined why content curation will be a trend for the future: 1. With more and more content being generated by tools like GPT, we need more curated, high-quality content; 2. Readers need answers, and obtaining information through established curation cha…

Austin Kleon 分享了他如何准备每周的电子报:

  1. 固定下时间,并且准备好电子报模版;
  2. 一个系统用以分享、跟踪和重访他一周中遇到的东西;
  3. 发送他自己实际会阅读的内容,充满了他真正感兴趣的事物。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790 - How I Prepare My Newsletter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Austin Kleon shared how he prepared a weekly newsletter: 1. A scheduled time & a repeatable format 2. A system of sharing, keeping track of, and revisiting stuff I come across throughout the week 3. Sending out a newsletter I’d actually read, full of things

本周的生产力日报集合就到此为止,如果你有什么建议,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收到最及时的推荐,不妨订阅我们的频道,或者付费解锁更多增值内容,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