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了点时间读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书,其中一本是他的自传《经济腾飞路》。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新加坡独立之后的历程,其中不乏他对中国的看法:
跟我们最相似的香港当时仍然受英国统治,而且有中国作为腹地,在经济上它几乎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国跟资本主义世界非共产党国家进行贸易的中介。
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疯狂的动荡时代。许多投资者认为台湾和香港太靠近中国,纷纷转到新加坡来。谁来我们都欢迎,但是一找到有增长潜能的大投资家就绝不放过,必定竭尽所能协助他开业。
关于中文的看法:
新加坡华族讲七种中国南方的主要方言,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说服大家一起改用华语。对许多新加坡华人来说,方言是真正的母语,华语不过是次母语。不过,再过两代人,华语就会成为新加坡华人的母语了。
关于对历届领导人的看法:
1976年,我第一次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主人同我们见面的会议室里摆着痰盂,有些中国领袖还用它。于是,1978年邓小平到新加坡访问的时候,
最近在大雨中见了 coach,结束了十个月的 coaching,说起来蛮有意思,搬到这边第一次和 coach 面对面聊,也是在大风大雨中。
这次的总结又很深入地聊了一次。她问我和 coaching 前相比,有什么不同。我说,感觉现在快乐了很多,而且面对挑战更从容一点吧。
去年此时,正好见到了 coach。之前我们在同一家公司共事过,但并无太多交集,离上次见面也有五六年的时间。我们叙了旧,然后她说她已经转行成为了 coach,可以提供一次免费的试课。离别之后,我尝试了那次免费试课,感觉和之前的心理咨询很不一样。
之后,我选择开始这段十个月的历程。一方面我很欣喜有这样的机会,
去年见到一位老朋友,从产品经理转行成为个人成长教练 (personal growth coach)。尝试了她的第一次 coaching 之后,我决定付费购买她每个月两次的 coaching 服务。经历了十个月的 coaching 之后,我从这些讨论中获益颇多,个人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打算就此告一段落。在此梳理一下,我学到了哪些。
1. 设计自己的生活:我们的第一次讨论就包括了当下的困境和期望的生活,我学到了 my life, my choice。我们讨论了各种可能性,最后我订下了后面半年内的目标,没想到最后还成真了;
2. 不断尝试:有了目标还不够,
大语言模型 (LLM) 是当下最火的技术话题之一,很大程度上,这归功于底层的 transformer 结构。Jean Nyandwi 撰写了 The Transformer Blueprint: A Holistic Guide to the Transformer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仔细梳理了 transformer 的架构。花了点时间细读这篇文章,有些醍醐灌顶的感觉。
类似的,最近听说了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How Google
掐指一算,搬到新的国家已经两个多月了,感觉这两个月过得非常开心。
最直接的体现是,睡眠好了很多,基本上一觉能到天亮,时间不多,但是质量有了保证。想起之前的睡睡醒醒,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当然睡眠好,可能也和没有全职工作有关系。两个月没有全职工作,可能最大的压力源就消失了。
来的第一个月基本上完全放松,每天花点时间在 DPS 和 AwesomeVisa 两个项目上,其他时间就是见朋友,玩 CrossFit 或者抱石。
第二个月开始稍微规律了一些,早上起来,看会书,然后去训练。接着有一份兼职,整个上午都泡在这份兼职上。然后吃个午饭睡个午觉,下午要么做DPS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