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S 周刊 192 - 《由岛至岛》及一些快乐片段
- 看了讲述台湾日占史的《由岛至岛》,类似于《里斯本丸号》的题材。尽管这部片子曾经获得金马奖最佳长片奖,但是整部片子毫无剪辑可言,完全就是把素材堆砌到一起。硬生生堆出了290分钟!
- 剪辑虽然烂,但是这部片子的史料价值还是非常高的。毕竟它探讨了几个很少被讨论的话题:
- 日本占领台湾之后,组织了台籍日本兵入侵东南亚。这些台籍日本兵不仅熟悉热带气候,还精通闽南话客家话等东南亚华族常用的语言。所以他们在侵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也正是这些台籍日本兵的缘故,台湾被视为轴心国的协同国,所以在东南亚的不少台湾侨民都被捕,然后送往澳大利亚的难民营。之后又被“遣返”回台湾,而在此之前,他们不曾踏上过台湾这片土地。
- 日本侵占东南亚之后,在当地征招了大量慰安妇,同时还利用台湾的拓殖社(台湾的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征召慰安妇送往东南亚。九十年代,一位马来西亚的政府官员向全社会征集慰安妇的线索,收到了3500封来信,最后在马来西亚首相和日本大使的施压下,这些信件不翼而飞。
- 日本在新加坡设立731东南亚总部,将在哈尔滨研制的鼠疫疫苗,通过跳蚤在东南亚投放。
- 发现从台湾的博客来订书十分方便,价格也不贵。四本书差不多两百人民币,算上运费也就三百。无需缴纳关税。22号晚上下的单,26号下午就收到了。以后买台版书就直接从博客来买了,比在线下买便宜了一半。
- 慢慢恢复训练节奏,目前定的小目标是所有哑铃动作都用 17.5kg 的哑铃。五月份保持这一重量。六月开始尝试 20kg,到八月所有动作都用 20kg。九月开始尝试 22.5kg,争取到年底所以动作都用 22.5kg,也就是标准 RX 重量。
- 最近不少老朋友都陆续搬了过来,和大家重新建立了连接,好几个都是七八年没讲过话的朋友,结果还是重新连接了,非常奇妙的感觉。
我们已经开通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如果你想及时读到 DPS 的全文,不妨直接付费订阅:
关于支付的详情介绍,可以访问这一页面。
Recap
Tina He 介绍了关于 AI 效率的悖论:那些被设计用来解放我们的工具,反而把我们困在了不断升级的工作循环中。
- 效率并不能驯服我们的欲望,反而激发它们。我们的创新,成了欲望的跳板。
- 节省下来的时间,被重新投入,往往还带着“复利效应”。
- 当每个人都能将产出提高十倍,整个社会的基准值也随之提高,结果就是——我们都必须更快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Eugene Yan 剖析了现在学界业界的一个怪象,复杂的东西更受欢迎。但简单其实是一种伟大的美德,而且实现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 因为复杂的产物通常被认为需要更多努力来完成,也因此被看作更具挑战性、更有价值。由于人们认为它背后付出的努力较多,也常常把它判定为“质量更高”。
-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用尽可能简单的解决方案,解决复杂的问题。
- 简洁的方案,往往体现出对问题深刻的理解,以及避免走入复杂、昂贵歧途的能力。很多时候,最好的方案就是最简单的那个。
Dan Koe 认为最好的商业模式其实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 很多人是在用“打工人”的心态做生意,而不是以创业者的思维去构建事业。
- 新的创业方式,是把你“理想的生活”作为出发点,但不是唯一理由。
- 这是一条自我成长的路径:你在过程中不断成长,分享你所积累的价值,通过为曾经的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为那些和你经历相似的人提供解决方案,进而维持你的理想生活。
Kansas State Wildcats 的前锋 Coleman Hawkins 日前在压力前失声痛哭。有人评价说,Coleman 在23岁就获得200万美金的支票,可以一辈子不用再工作了:
- 想象一下,在你 23 岁生日那天,有人递给你一张 200 万美元的支票。恭喜你!在一瞬间,你就赚到了一个普通美国人整个职业生涯的收入。
- 对几乎所有人来说,23 岁时拥有 200 万(甚至 120 万)美元都是改变人生的事。这笔钱会给你做任何事的自由,但不一定意味着你可以什么都不做。
- 你并不需要真的拥有 200 万(或 120 万)美元就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改变。但,事实上有些人已经拥有了,却仍然没有迈出那一步。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风险”与“生活”的关系,Allie Volpe 给出了她的建议:
- 没有风险的生活,也就失去了快乐与兴奋的可能。
- 信息越多不一定越好。我们的大脑并不擅长处理海量信息,反而容易“短路”。
- 不要用直觉或情绪化的反应来判断风险,试着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害怕?”
Dan Koe 认为现代社会中太多人试图改变人生,却不给改变设置任何后果或约束。就此,他给出了建议:
- 你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你全都给了怀疑与不安,那你的世界也将被它们主宰。你会变成你所专注的那个方向,而要转变焦点,首先需要一个允许你扩展思维的新心态。
- 自信的缺乏,本质上是缺乏清晰。而清晰的第二部分,是知道该专注什么。
Josh Collinsworth 介绍了他为啥要重启一个业余项目:
- 选择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出了选择。
- 项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并不关键;关键在于,它存在。
- 他认为,创造什么并不是重点。甚至它一开始不需要是“有创意的东西”。
Herbert Lui 尝试了使用 AI 写作,但马上放弃了,因为他认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特权:
- 用自己的手把东西写下来,并不愚蠢。它可能会花更长的时间,但那是因为你通过写作提升了思考能力。
- 写作的目的是因为你想更好地理解某件事,也希望被更好地理解。
- 当有人告诉他,他们对某个想法产生共鸣时,他几乎总能追溯到他的写作。
Shopify 的 CEO – Tobi Lutke 分享了他对 AI 的看法:
- 人工智能是一个倍增器。第一次我们看到这些工具本身也变得 10 倍强大。
- 在一个每年增长 20-40% 的公司中,你必须至少每年提升这么多才能重新达标。这适用于我,也适用于其他所有人。
- 如果你不在上升,你就是在滑坡。
Paul Graham 问了一个看似简单又不容易的问题 -- 我们应该做什么?
- 那么,一个人应该做什么呢?人应该帮助他人,关心这个世界。这两点显而易见。但还有别的吗?那就是创造有价值的新事物。
- 人类最令人钦佩的能力,是思考。而思考成果最有力的证明,就是能够创造出好的新事物。
- 创造新事物往往在一开始显得笨拙;然而,这些起步阶段才是最稀缺、最有价值的。
Dan Koe 介绍了他如何在一天内专注于自我目标的策略:
- 你需要一段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期,将自己推向一个全新的基准线。
- 进步并非线性。
- 第一个周期是“困惑期”,也就是感到迷失和茫然。
- 第二个周期是“好奇期”,这时,你的任务是尝试一切,看看什么最有效。
- 第三个周期是“爆发期”,这 3–6 个月会在一种极致专注的“心流”中飞速流逝,你全神贯注于实现一个有意义的目标。
Craig Mod 他们徒步了法国圣雅各之路(Camino de Santiago)最后大约110公里的路程。这条徒步路线被称为“法国之路”,因为它从圣让皮德波—德波尔出发,翻越庇里牛斯山进入西班牙,一直走到圣地亚哥:
- 三月出发的好处是避开旺季,所以人不太多,而且气温也保持凉爽。
- 像往常一样,他们在傍晚进行了“杰斐逊式晚宴”——边吃边聊天分享心得。
- 你可以基于数据、信息和期望结果做出很好的决策,但即便如此,也可能“失败”,这没关系。
Seth Godin 分享了他在协作时提高效率的方法:
- 一旦你开始与他人协作,默认应该遵循团队中最有生产力成员的工作习惯。
- 如果一封邮件或一对一对话就能解决问题,就不要安排会议。
- 如果线上出现也能完成工作,就不要飞过去。
Herbert Lui 分析了水母和大象的繁殖策略,建议我们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下,向水母学习:
- 水母的策略是产下尽可能多的卵,然后任由它们自生自灭。这些卵中大多数无法存活,生存率可能不到 0.1%。在生态学中,这种策略被称为高繁殖选择,或称 r-选择(r-selection)。
- 大象的策略则是把精力投入到抚养相对较少的幼象上。这些幼象中有很多能顺利成长为成年象。这种策略听起来很熟悉,因为我们人类养育子女的方式也是这样。在生态学中,这种策略被称为 K-选择(K-selection)。
- 高 r-选择策略适用于生存环境极为不确定的物种,比如食物供应波动、气候变化剧烈、天敌众多等情况下。
Ben Thompson 用颠覆理论来阐释最近的关税大战:一个资源较少的小公司,成功挑战了已经建立起来的大型企业。
- 最初,芯片组装需要人工将导线连接到半导体芯片上,这是一项劳动密集、重复枯燥的工作,而在美国,这种工人的时薪约为 2.50 美元,经济上难以维持;但香港的工资仅为其十分之一。四年后,德州仪器在台湾设厂,当地工资为每小时 0.19 美元;再过两年,仙童半导体在新加坡设厂,当地工资为 0.11 美元。
-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软件公司,也会被关税伤害;因为配套产品更贵,意味着整体使用率降低。
- 由于自动化,许多产品的边际制造成本正在逐渐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制造业就业人数不断减少,美国仍然拥有相当大的制造业产出。
Archive
本周的生产力日报集合就到此为止,如果你有什么建议,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收到最及时的推荐,不妨订阅我们的频道,或者付费解锁更多增值内容,我们下期见。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