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S 周刊 193 - 四月读书记
自从重新开始购买纸书,阅读时间大大增加,四月份读了这几本:
- What You're Made For by George Raveling
- 《看不见的中东》- 姚璐
- 《妈阁是座城》- 严歌苓
- 《威尼斯日记》- 阿城
- 《人世间》- 普拉姆迪亚 阿南达
- 《咖啡馆比其他河流更慢》- 库索
- 《想象海》- 朱岳
- 《街道江湖》- 王占黑
- South of the Border, West of the Sun by Hauki Murakami
- Tiny Experiments by Anne-Laure Le Cunff
What You're Made For 是由传奇篮球教练 George Raveling 所著。他最大的贡献就是促成了乔丹和耐克的合作,如果不是他,恐怕今天的 Air Jordan 属于阿迪达斯。George 在这本书里分享了他的人生感悟,其中最令我欣赏的是他对于阅读的态度。他说自己家里有超过2500本藏书,办公室里还有另外200本。他还买了四个装书用的推车,在床的一侧还放着几本书。这样一来,他每晚睡觉前都能读30分钟书。
《看不见的中东》是摄影师姚璐在中东自由行的记录,包括伊朗伊拉克沙特等地的旅行经历。因为她选择了沙发客的方式,所以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也因为她的女性身份,可以与中东的女性有交流,揭示了这一半看不见的中东。读完此书,我十分后悔当时在中东生活的时候,没有抓住机会好好旅行,也许那样,会对这片土地有更深入的了解。
《威尼斯日记》是阿城在1992年夏天抵达威尼斯之后的记录。通过这些记录可以发现阿程是一个多才多艺,又接地气的艺术家。他不仅因写作出名,还能画一手好画,毕竟他曾经和陈丹青一样,参加过星星美展。而云南下乡的经历铸就了他极强的动手能力,比如在威尼斯的时候,他还帮助其他导演用纸花模拟了下雪。当然阿城也是一个十足的篮球迷,在这段时间里他还一直关注着公牛队夺得1992年 NBA 冠军。总之,一个活生生的阿城被他自己记录了下来。
之所以阅读印尼小说《人世间》是因为听到了熊阿姨和人类学学者曾嘉惠的对谈。后者在印尼做了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并且参加了这部小说的重校。去年曾经去过一趟雅加达,但印尼远不止雅加达和巴厘岛,所以我想更深入地了解印尼,而这部小说恰好讨论了印尼和殖民国荷兰的关系,是一个很不错的切入点。
《咖啡馆比其他河流更慢》是库索比较早期的作品,她在其中访谈了若干京都的咖啡馆,并挖掘这些咖啡馆的历史和店主的经历,所以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咖啡馆概览。而且她还顺带介绍了日本的咖啡史 -- 从推崇深烘的喫茶店到现代流行的浅烘咖啡馆,她都娓娓道来。
《想象海》是朱岳沉寂一时之后的科幻短片,里面有很多脑洞大开的故事。《街道江湖》是王占黑记录上海街头生活点滴的作品,里面使用了大量的吴语表述,令人眼前一亮。比如她把形容肮脏的 nixing 写成腻腥,十分生动形象。在 South of the Border, West of the Sun 中,村上春树描写一个爵士酒吧店主和他的几段亲密关系。其中他的初恋多年之后与之偶遇,并就此展开了一段长时间的重逢。村上春树的魔力就在于,他的小说常常结合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比如这部小说中的爵士酒吧店主),让人十分好奇其他的部分是不是也是他的亲身经历。
Tiny Experiments 是 Anne-Laure Le Cunff 的一本新作,也是她创立的 Ness Lab 的精华集结。在这本书里,她鼓励大家把人生当作一个实验场,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迭代。
Your life is made for your searching—not for a predefined destination, but for the joy of discovery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knowing that your efforts are making a positive difference in the world.
《威尼斯日记》,《人世间》,《咖啡馆比其他河流更慢》和《想象海》都是纸书。自从发现在台湾的博客来订书既便宜又方便,于是重新开始购买竖版的台版书。另外惊喜地发现,iPhone 上的 OCR 识别非常厉害,直接识别竖排版,没有什么错误。
其中 《街道江湖》和 South of the Border, West of the Sun 都是在 Kindle 上读的。现在压缩了睡前看视频的时间,改成在 Kindle 上读小说,睡眠质量也大为改善。
我们已经开通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如果你想及时读到 DPS 的全文,不妨直接付费订阅:
关于支付的详情介绍,可以访问这一页面。
Recap
Herbert Lui 认为一生中,尴尬是无法避免的。即使 Taylor Swift 也说:未来某天回头看现在做的事,你可能都会觉得又好笑又令人尴尬。但我无法避免这种情况,所以我也不试图避免。
- 你很有可能需要去做一些让你感到尴尬的事情,才能到达你想去的地方。这往往就是成功所必经的过程。
-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锻炼自己在尴尬时仍能做出有效行动的能力。
- 放下那些只想保持“酷感”的朋友,习惯于冲破尴尬的墙。因为在那堵墙的另一边,等待你的,是值得的东西。
如何在快节奏的当下,更好地调节我们身体中的皮质醇?Anne-Laure Le Cunff 给出了她的建议:
- 皮质醇本身并不是有害的;它是一种复杂的化学信使,帮助我们的祖先在无数威胁中生存下来。
- 问题并不在于皮质醇反应本身,而在于皮质醇的持续活跃。
- 换句话说,虽然我们无法彻底消除压力,但可以通过养成良好习惯,让身体更有效地处理压力。
如何应对持续的压力?Nick Wignall 给出了他的建议:
- 导致慢性压力的一个最大但最隐蔽的原因是与他人之间缺乏良好的界限。
- 逃避设立界限,虽然能带来短期的轻松,但代价是长期的压力和焦虑。
- 主动提醒自己设立界限背后的更大目标,你会发现自己能拥有更多的勇气和动力去坚持这些界限。
Ben Kuhn 认为工作中最大的瓶颈,是获得杠杆的能力——也就是找到并执行那些每小时产出倍增的高影响力工作:
- 主动性(agency):即结合了主动推动事情发生的意识,以及坚持不懈与足智多谋的能力。
- 品味(taste):即对什么事情可行、什么事情不可行的直觉判断力。
- 如果缺乏品味,很可能努力的方向就是错误的;如果缺乏主动性,即使方向对了,也可能一事无成。
如何利用 AI 赚到100万美金?Dan Koe 给出了他的建议:
- 永远不会有那么一天,你可以只对一堆机器人下指令“帮我赚钱”,然后自己继续保持那些你不愿改变的坏习惯,什么都不做。
- 人工智能唯一改变的,是你完成上述事情的速度和质量。
- 在商业中,当你不喜欢做某件事时,把它外包出去给比你做得更好的人——或者现在是工具——是明智的选择。
Archive
本周的生产力日报集合就到此为止,如果你有什么建议,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收到最及时的推荐,不妨订阅我们的频道,或者付费解锁更多增值内容,我们下期见。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
Comm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