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S 周刊 205 -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DPS 周刊 205 -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Photo by Red Zeppelin / Unsplash

最近回国见了一圈朋友,总体感受就是,选择可能比努力更重要。

前阵子,有朋友聊起现在上海的公立小学,学生从进校开始,一直坐着,直到放学。课间休息要去洗手间,必须举手一个个去。

我当时听了,觉得不敢相信,这简直比蹲监狱都可怕。哪怕蹲监狱,也没听说在号子里不能动。这简直就是边沁笔下的全景式监狱的真实体现。

后来和另一个朋友聊起,说是济南也这样。甚至老师还会对学生动手。

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直到最近和原来高中的校长聊起这事,他提供了一个视角:

相对而言,南北方的差异很大,北方生育率比南方高,而且很多北方的学校早些年就是如此教学,但在南方并不多见。近些年南方生育率持续走低,加上北方人口迁移到南方,所以很多北方家长默许这种教育方式,甚至要求学校采取这样的方式。慢慢的,风向就变了。

后来我们又聊起母校的变化(他也从这所学校毕业),因为近几年的升学率变化,所以很多优质学生不再选择我们学校,而跑去了本市另外一所学校。本来这也并不令人惊讶,但他提到,作出这一选择的很多家庭并不仅仅是为了升学率,而是为了另一种可能性。

当年我们还在读书时,我校因为选择的多样性而闻名,没有补课,没有晚自习,各种课余活动,各种学生社团。时过境迁,这些都不复存在,还有了强制晚自习。学生也慢慢趋同,家长群体也是如此。所以想要多样性的家庭选择把孩子送到另外那所学校,完全和当年相反。

当然作出这一选择并不容易,当年只要参加一次考试就可以拿到录取资格。现在则必须有学区房,才有考试资格,再加上三年的学费,所以成本非常高昂。

后来见了另外一位朋友,感慨这一年业务增长得不够快:尽管还在增长,但是不及他的预期。还自我感叹,如果当时不离开大厂,可能比现在赚得还多。当然回头一看,这些年学到的,可能比待在大厂里要多得多。他开玩笑说,离开大厂才真的开始混社会,要是早点开始混社会就好了。

见了第三位朋友,也有类似的感概。但他入行时,与投资相关的业务非常火爆,但他没有选择那条路,反而选择了当时比较冷门的业务。结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投资相关的业务行情糟糕,而他的业务蒸蒸日上。不仅他做到了合伙人,而且他所在的团队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分别的时候,他说自己最近一次体检查出了轻度脂肪肝,我问是不是喝酒喝的。他说他不怎么需要应酬,所以不需要喝酒。恐怕这也和他的选择有关。

第四位朋友今年开了一家线下实体店,在当下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决定。结果这家店做得非常不错,每天都高朋满座。尽管她的线上业务还在跑,线下的销售增长更快。以至于她的供货商都拿她当作标杆,常常和其他客户说,这款产品在她们那卖得不错,你们不试试吗?想起来我们去年见面的时候,就讨论过这一选择,她的判断是,线下能建立更强的连接,对她的线上销售是一个更好的补充。正巧现在很多线下实体店都闭店,所以房租大降,反而是一个机会。回头一看,这些都应验了。

总之,最大的感受就是:在不少情况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我们已经开通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如果你想及时读到 DPS 的全文,不妨直接付费订阅:

一键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订阅 DPS

关于支付的详情介绍,可以访问这一页面


Recap

Aleksa Gordić 分享了他是如何自学的,一步步努力最终进入 Google DeepMind:

  1. 有时候退一步,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看问题,比立刻开始行动更能帮助你更快达成目标。
  2. 他学会了为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哪怕很粗糙——并长期坚持,从而掌握了纪律和规划的艺术。
  3. 交替学习(同时学习多个不同的内容或同一领域的多个主题)不仅有益,而且能让大脑保持新鲜感,不至于无聊透顶。但这也意味着必须格外小心地保持专注。他总是把学习任务按照当下的重要性严格排序。
  4. 他认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必须对自己的教育负责的时代。我们再也没有任何借口。
  5. 结合他之前的学习经验,他理解了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结构。这就像先搭好书架,之后只需往书架上放高质量的信息。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311 - Boost Your Learning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Aleksa Gordić 分享了他是如何自学的,一步步努力最终进入 Google DeepMind: 1. 有时候退一步,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看问题,比立刻开始行动更能帮助你更快达成目标。 2. 他学会了为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哪怕很粗糙——并长期坚持,从而掌握了纪律和规划的艺术。 3. 交替学习(同时学习多个不同的内容或同一领域的多个主题)不仅有益,而且能让大脑保持新鲜感,不至于无聊透顶。但这也意味着必须格外小心地保持专注。他总是把学习任务按照当下的重要性严格排序。 4. 他认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必须对自己的教育负责的时代。我们再也没有任何借口。 5. 结合他之前的学习经验,他理解了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结构。这就像先搭好书架,之后只需往书架上放高质量的信息。 6. 他通常会先看几段关于书籍的 YouTube 评论,其中包括第三方的,也包括作者本人的评论。 7. 因为书本本身是沉默的。若想更好理解书本,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会有所帮助。 8. 拥有敏捷心态的人,相信自己能够学习或成为任何想成为的

Anil Dash 刚刚度过了五十岁生日,他觉得自己足够幸运,一生中得到了任何人可能想要或需要的所有好运:

  1. 他所爱的人几乎都有一两个(甚至二十个)他们深深热爱的主题,要么已经是专家,要么渴望成为专家。
  2. 当人们花时间去深入这些热情,并与世界分享时,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尤其是在我们也努力确保这些主题的历史记录或相关成果能够被妥善保存的时候。
  3. 成为某个事物的忠实爱好者的最大理由之一,是它能让你与其他同样的爱好者建立联系,同时也能吸引那些或许并不分享同样兴趣,但却被你由衷分享所散发的喜悦所感染的人。
  4. 他生命中几乎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来自于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用真心的话语表达自己,并以不受约束的方式与他人沟通。
  5. 自爱在许多人生活中严重缺失,而这种缺失的表现方式,是当今社会许多重大问题的一个明显且重要的根源。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312 - Five for 50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Anil Dash 刚刚度过了五十岁生日,他觉得自己足够幸运,一生中得到了任何人可能想要或需要的所有好运: 1. 他所爱的人几乎都有一两个(甚至二十个)他们深深热爱的主题,要么已经是专家,要么渴望成为专家。 2. 当人们花时间去深入这些热情,并与世界分享时,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尤其是在我们也努力确保这些主题的历史记录或相关成果能够被妥善保存的时候。 3. 成为某个事物的忠实爱好者的最大理由之一,是它能让你与其他同样的爱好者建立联系,同时也能吸引那些或许并不分享同样兴趣,但却被你由衷分享所散发的喜悦所感染的人。 4. 他生命中几乎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来自于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用真心的话语表达自己,并以不受约束的方式与他人沟通。 5. 自爱在许多人生活中严重缺失,而这种缺失的表现方式,是当今社会许多重大问题的一个明显且重要的根源。 6. 人完全可以像对待真正的朋友那样,用接纳与责任感相结合的方式去对待自己,因此不必担心自爱会导致降低标准,或不再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7. 人有权利去爱自己。 8. 不要等到某人离去后才去赞

Shane Parrish 阅读了 Fedex 创始人 Frederick Smith 的传记 -- Overnight Success

  1. 对失败的恐惧绝不该成为不去尝试的理由。
  2. 大多数人接受自己的局限,而卓越的人则把它们当作数据,而不是最终判决。
  3. 永远不要在该思考激励力量的时候去想别的事。
  4. 使命宣言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激励机制。
  5. 士兵不是为政客而战,而是为身边的战友而战。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313 - Fred Smith: The Story of FedEx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Shane Parrish 阅读了 Fedex 创始人 Frederick Smith 的传记 -- Overnight Success: 1. 对失败的恐惧绝不该成为不去尝试的理由。 2. 大多数人接受自己的局限,而卓越的人则把它们当作数据,而不是最终判决。 3. 永远不要在该思考激励力量的时候去想别的事。 4. 使命宣言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激励机制。 5. 士兵不是为政客而战,而是为身边的战友而战。 6. 因为忠诚。大多数领导者要求忠诚,最好的领导者则通过共同牺牲赢得忠诚。 7. 大多数高管等待洞察自己到来,而有远见的人主动去寻找。 8. 先照顾好自己的人,他们就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服务创造利润。 9. 大多数公司在价格上竞争,最优秀的公司在信任上竞争。 10. 沃伦·巴菲特说过:声誉需要二十年建立,却可能在五分钟内毁掉。 11.

Mustafa Suleyman 建议我们需要认真面对那些已经大规模出现、并且有潜力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人”和“社会”理解的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1. 他希望创造一种能让人类更具人性、加深彼此信任和理解、并强化现实世界联系的人工智能。
  2. 他最大的担忧是,许多人会深信人工智能具有意识这种幻觉,甚至强烈到开始主张 AI 权利、模型福利,乃至 AI 公民身份。
  3. 我们必须为人类而建造 AI,而不是去建造“数字人”。
  4. 他设想的 AI 系统并不真正具备意识,但会以一种极具说服力的方式去模仿意识,以至于与人类声称自身具备意识的说法几乎无法区分。
  5. “貌似有意识的 AI”不可避免却也不受欢迎。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愿景:AI 能发挥有益陪伴的潜力,但避免落入意识幻觉的陷阱。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314 - Build AI for People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Mustafa Suleyman 建议我们需要认真面对那些已经大规模出现、并且有潜力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人”和“社会”理解的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1. 他希望创造一种能让人类更具人性、加深彼此信任和理解、并强化现实世界联系的人工智能。 2. 他最大的担忧是,许多人会深信人工智能具有意识这种幻觉,甚至强烈到开始主张 AI 权利、模型福利,乃至 AI 公民身份。 3. 我们必须为人类而建造 AI,而不是去建造“数字人”。 4. 他设想的 AI 系统并不真正具备意识,但会以一种极具说服力的方式去模仿意识,以至于与人类声称自身具备意识的说法几乎无法区分。 5. “貌似有意识的 AI”不可避免却也不受欢迎。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愿景:AI 能发挥有益陪伴的潜力,但避免落入意识幻觉的陷阱。 6. 与大语言模型交互,本质上是一种对话模拟。但对许多人来说,

Steph Ango 认为爱情拥有魔力:

  1. 爱不是需要被打破的幻觉,而是值得沉浸其中的奇迹。
  2. 爱的瞬间或许会被遗忘,但它永远不会被毁灭,它会永远镌刻在时间里。
  3. 爱只要在心中被唤起就能存在,它的丰盈可以是无限的。
  4. 爱是一种感觉,是纯粹因果的涌动,它会引发一连串的事件。你在感受到时便能辨认。
  5. 爱是行动,它可以把无可替代的资源转化为爱本身。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315 - Freedom of love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Steph Ango 认为爱情拥有魔力: 1. 爱不是需要被打破的幻觉,而是值得沉浸其中的奇迹。 2. 爱的瞬间或许会被遗忘,但它永远不会被毁灭,它会永远镌刻在时间里。 3. 爱只要在心中被唤起就能存在,它的丰盈可以是无限的。 4. 爱是一种感觉,是纯粹因果的涌动,它会引发一连串的事件。你在感受到时便能辨认。 5. 爱是行动,它可以把无可替代的资源转化为爱本身。 6. 爱给予你自由,让你能够探索灵魂最古怪的角落,最特别的抱负。 7. 爱一个人,就是给他成为自己的自由,因为 ta 知道,如果跌倒,你会在那里。 8. 爱也是恐惧。你越爱一个人,就可能越害怕失去 ta 。 9. 但你绝不能让这种恐惧阻止你尽可能深地去爱一个人。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

Alex 说很多工作本质上是精心设计的表演艺术。他们是职业的邮件转发者,是不同系统之间的人类中间件,而这些系统本可以直接对话:

  1. 现在大家都回到办公室了,又在假装忙碌。但这种假装已经变了,变得更加自觉,也更加令人疲惫。
  2. 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其实都心知肚明:分析师知道他们的模型基本上是瞎猜;咨询顾问知道他们的框架只是常识套进矩阵;经理知道他们的研讨会就是一场戏。但他们都需要彼此维持这种幻象。
  3. 没有人再真正相信企业角色了,即使大家仍然把它演得滴水不漏。信仰没了,但表演继续。
  4. 企业角色的消亡并不是轰然倒塌,而是像宗教对很多人来说的消亡一样——不是教堂消失了,而是信念慢慢枯竭。
  5. 那种相信这些活动有意义、在建设某种有价值的东西、能够证明它们值得耗费生命时间的信念,正在逐渐蒸发。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316 - The Death of The Corporate Job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Alex 说很多工作本质上是精心设计的表演艺术。他们是职业的邮件转发者,是不同系统之间的人类中间件,而这些系统本可以直接对话: 1. 现在大家都回到办公室了,又在假装忙碌。但这种假装已经变了,变得更加自觉,也更加令人疲惫。 2. 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其实都心知肚明:分析师知道他们的模型基本上是瞎猜;咨询顾问知道他们的框架只是常识套进矩阵;经理知道他们的研讨会就是一场戏。但他们都需要彼此维持这种幻象。 3. 没有人再真正相信企业角色了,即使大家仍然把它演得滴水不漏。信仰没了,但表演继续。 4. 企业角色的消亡并不是轰然倒塌,而是像宗教对很多人来说的消亡一样——不是教堂消失了,而是信念慢慢枯竭。 5. 那种相信这些活动有意义、在建设某种有价值的东西、能够证明它们值得耗费生命时间的信念,正在逐渐蒸发。 6. 疯狂不在于你个人,而在于这个系统,它要求你假装转发邮件就是一份职业。 7. 一旦你不再相信这种企业虚构,你就能开始利用它。 8. 当你把它视为一种基础设施而不是身份,把它看作一种资源而不是使命时,一切都会

Gabe Rivera 在 2000 年代初还在英特尔当开发者时,就开始尝试做 Techmeme,并在 2005 年 9 月 12 日正式全职上线。到现在已经整整 20 年:

  1. Techmeme 从诞生至今外观和运作方式几乎没有变化,但人气却比以往更高。今年流量上涨了 25%,主要受益于 AI 热潮。
  2. 正是因为这种一致性,Techmeme 及其姐妹网站 Mediagazer 和 Memeorandum,至今仍是很多人每天早晨必看的前三大信息来源。
  3. 2005 年的 Techmeme 就很简陋,如今看起来更是过时。没有图片、视频、音效,只有大约 30 条蓝绿色标题链接和黑色副标题,白底衬托。
  4. Rivera 今年 52 岁,他当初选择这种设计完全是为了可读性和辨识度,这个决定一直奏效。
  5. 他的设计理念是“信息密度”,而不是美观。目标是能在任何设备、任何网络环境下快速加载,方便忙碌的人快速使用。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317 - Techmeme Has Never Been Hotter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Gabe Rivera 在 2000 年代初还在英特尔当开发者时,就开始尝试做 Techmeme,并在 2005 年 9 月 12 日正式全职上线。到现在已经整整 20 年: 1. Techmeme 从诞生至今外观和运作方式几乎没有变化,但人气却比以往更高。今年流量上涨了 25%,主要受益于 AI 热潮。 2. 正是因为这种一致性,Techmeme 及其姐妹网站 Mediagazer 和 Memeorandum,至今仍是很多人每天早晨必看的前三大信息来源。 3. 2005 年的 Techmeme 就很简陋,如今看起来更是过时。没有图片、视频、音效,只有大约 30

Josh Swords 说做到足够好并不足够让你脱颖而出:

  1. 你必须首先在技术工作上做到优秀,不论对你来说具体意味着什么。
  2. 你身边的人也都很强,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你不再能单凭技术脱颖而出,你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提升影响力。
  3. 最大的突破来自跨学科的结合。四个最常见的维度是:技术能力、产品思维、项目执行力和人际技能。
  4. 产品思维是知道什么值得做。项目执行力是确保事情真正发生。人际技能是指你如何与他人合作并影响他们。
  5. 如果把这几方面合起来看,它们其实都指向同一个核心:让真正重要的事情得以实现。这才是你提升影响力的方式。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318 - Being Good Isn’t Enough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Josh Swords 说做到足够好并不足够让你脱颖而出: 1. 你必须首先在技术工作上做到优秀,不论对你来说具体意味着什么。 2. 你身边的人也都很强,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你不再能单凭技术脱颖而出,你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提升影响力。 3. 最大的突破来自跨学科的结合。四个最常见的维度是:技术能力、产品思维、项目执行力和人际技能。 4. 产品思维是知道什么值得做。项目执行力是确保事情真正发生。人际技能是指你如何与他人合作并影响他们。 5. 如果把这几方面合起来看,它们其实都指向同一个核心:让真正重要的事情得以实现。这才是你提升影响力的方式。 6. 很容易误以为自己正在做重要的事,或者以为自己的技术工作做得很棒,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7. 反馈能指出你需要改进的地方,而谦逊能让你真正听进去。 8. 找出你最弱的一项能力,并专注去改进。最快的方法是向你敬佩的人寻求反馈,并付诸行动。 9. 高能动性的人会主动让事情发生,低能动性的人只会等待。如果你想进步,就不能等待。 10. 从长远来看,

Andrew Chen 分享了他对留存率的见解:

  1. 留存率只会下降,不会上升。
  2. 收入留存会扩张,而使用留存会下降。
  3. 用户会随着时间流失,但留下的人往往会花更多钱。
  4. 留存与产品类别相关,既有“天性”,也有“养成”。
  5. 最好的用户来自早期和自然增长,最差的用户来自后期。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319 - Why Retention Is So Hard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Andrew Chen 分享了他对留存率的见解: 1. 留存率只会下降,不会上升。 2. 收入留存会扩张,而使用留存会下降。 3. 用户会随着时间流失,但留下的人往往会花更多钱。 4. 留存与产品类别相关,既有“天性”,也有“养成”。 5. 最好的用户来自早期和自然增长,最差的用户来自后期。 6. 流失是非对称的——失去一个用户容易,重新赢回几乎不可能。 7. 疯狂的病毒式增长,如果留存差,最终会失败。 8. 高留存率极具魔力,当你在市场上看到时,会令人惊叹。 9. 不幸的是,如果留存率差,几乎无法修复。 10. 当产品已投入数月开发和沉没成本时,转型很难,但很多情况下早 pivot 更好。而且 pivot

Joan Westenberg 认为很多提高效率的建议不适合所有人,只适合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之下:

  1. 问题不在于建议本身,而在于让它奏效的情境很少能被移植。
  2. 生产力,就像哲学一样,总是受到具体环境的制约。
  3.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假设生产力是可以被工程化的。但人类不是机器。
  4. 当优化的幻想遭遇人类顽固的局限时,它就会崩塌。
  5. 生产力建议应被视作实验,而不是戒律。适合你就尝试,不适合就抛弃。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320 - Why Productivity Hacks Won’t Work for You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Joan Westenberg 认为很多提高效率的建议不适合所有人,只适合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之下: 1. 问题不在于建议本身,而在于让它奏效的情境很少能被移植。 2. 生产力,就像哲学一样,总是受到具体环境的制约。 3.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假设生产力是可以被工程化的。但人类不是机器。 4. 当优化的幻想遭遇人类顽固的局限时,它就会崩塌。 5. 生产力建议应被视作实验,而不是戒律。适合你就尝试,不适合就抛弃。 6. 我们能做的最激进的事,就是停止膜拜所谓的生产力英雄。 7. 我们必须记住,任何建议都不是凭空存在的,它始终与语境相连。 8. 生产力的艺术,不在于抽象意义上最大化每个小时,而在于在你真实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善用时间。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

Archive

一键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订阅


本周的生产力日报集合就到此为止,如果你有什么建议,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收到最及时的推荐,不妨订阅我们的频道,或者付费解锁更多增值内容,我们下期见。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