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86 - Ship Like a Team of Five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Kieran Klaassen 说 Claude 让他一夜之间从程序员变成了工程经理,带着一支永不休息、从不抱怨我吹毛求疵、甚至偶尔还能比我聪明的 AI 开发团队: 1. Claude Code 让这种转变变得可行:你定义结果,它负责实现。 2. 我们不再规划实现细节,而是在设计产品规格和代码产出。 3. Claude Code 的超能力是并行处理——能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而不混淆上下文或搞错语境。 4. 他的显示器看起来就像任务控制中心:多个 Claude

DPS 周刊 201 - 一个月可能写五十万行代码?

过去一个月,我重新捡起了写代码,准确地说,我自己并没有写多少代码,绝大部分都由 AI 代劳。 1. 以上是 Cursor 的统计,一共生成了超过五十万行代码,平均下来,每天都超过一万行。这样的强度估计比我之前写的代码加起来都多; 2. vibe coding 也好,context coding 也好,spec coding 也好,都只是不同的叫法,整体的体验就像是在大型策略类游戏。我可以从写代码的角色中脱离出来,更像是一个架构师,一步步指引这些工具写出需求。 3. 目前看来最有效的策略是, 1.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85 - Being Too Ambitious Is A Self-sabotage

One helpful tip per day:) Maalvika Bhat 认为创造不是诞生,而是谋杀——是为了可能之事而谋杀不可能之事: 1. 所谓“品味与技能的差距”指的是:你的品味(识别品质的能力)往往比你的技能(创造品质的能力)发展得更快。这种差距就是 Ira Glass 所说的“那道鸿沟”,它也正是创作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分水岭。 2. 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停止画画,并不是因为缺乏天赋,而是因为判断的能力先于执行的能力出现了。 3. 但人类的创造力要求我们在“可以想象的”和“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83 - Overview of MCP

Philipp Schmid 介绍道,在 USB 等标准出现之前,连接外部设备需要各种各样不同的接口和自定义驱动程序。同样,把 AI 应用程序集成到外部工具和系统中,也曾是一个“M×N 问题”。 1. MCP 的目标是通过提供一个通用 API,将这个问题简化为“M+N 问题”。工具开发者只需要为每个系统构建 N 个 MCP 服务器,而应用开发者则只需为每个 AI 应用构建 M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