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DPS 周刊 201 - 一个月可能写五十万行代码?

过去一个月,我重新捡起了写代码,准确地说,我自己并没有写多少代码,绝大部分都由 AI 代劳。 1. 以上是 Cursor 的统计,一共生成了超过五十万行代码,平均下来,每天都超过一万行。这样的强度估计比我之前写的代码加起来都多; 2. vibe coding 也好,context coding 也好,spec coding 也好,都只是不同的叫法,整体的体验就像是在大型策略类游戏。我可以从写代码的角色中脱离出来,更像是一个架构师,一步步指引这些工具写出需求。 3. 目前看来最有效的策略是, 1.

DPS 周刊 200 - 吃人吃得骨头都不剩

听闻《夹边沟记事》这本书很久了,一直没机会看,直到最近读到高尔泰写的《寻找家园》,里面有不少关于夹边沟的回忆。于是决定找来读一读,读完的感受就是,真是吃人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一九八二年,我回到蘭州大學。有一天,系上的同事、教中國哲學史的楊梓彬氣沖沖跑來,說他要抗議,抗議甘肅省委批准蘭州醫學院到夾邊溝挖掘完整人骨,做實驗和教學用具。那件事本來是嚴格保密的,但醫學院的辦貨人事先答應附近的農民按計件工資付酬,後來發現不用挖掘,只在農場大門遺跡前面的第一道沙梁子底下撿了一天就夠數了,覺得太虧,要求修正合約,改為按勞付酬,農民說他賴賬。他說農民騙錢。雙方一衝突,秘密就公開了,這才傳到了老楊的耳朵裡面。 为什么二十年后在夹边沟农场门口的门口就能很容易捡到尸骨?在高尔泰的回忆中,一开始还有人有力气挖个坑,

DPS 周刊 199 - 不到一天写一个网站

两年前,我选择了切换职业道路,尝试如何从一个 maker 变成一个 seller。所以这两年间并没有写多少代码。 恰好,这份工作里也有不少重复性的任务,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写一些脚本来提高效率。于是重新捡起代码,只不过这回我选择了 vibe coding。 所谓的 vibe coding,是由 Andrej Karpathy 四月初在 Twitter 上发明的: Describing his own experience, Karpathy explained how he converses with

DPS 周刊 198 - 这些年海外旅行中的坑

上周刚分享了我的旅行经验,没想到这周遇到了大乌龙:想去越南度假,结果没走成。 DPS 周刊 197 - 我是如何旅行的最近要去另一个国家玩,问起常驻的朋友大概可以玩几天。回说三四天就可以玩遍这个城市,呆久了恐怕会无聊。于是我通过 Youtube 搜集了一些想去的地方,然后整理到 Google Maps 上,发给了朋友。朋友惊奇地回说,在那呆了这么一段时间,也没怎么逛过像列表上那么多有意思的地方。 最近几年,走了一些城市,大多顺着这个思路安排,比如清迈,利雅得,洛杉矶和旧金山。不妨详细来谈谈我是如何旅行的。 1. 行前规划 我并不喜欢做详尽的行前规划,

DPS 周刊 197 - 我是如何旅行的

最近要去另一个国家玩,问起常驻的朋友大概可以玩几天。回说三四天就可以玩遍这个城市,呆久了恐怕会无聊。于是我通过 Youtube 搜集了一些想去的地方,然后整理到 Google Maps 上,发给了朋友。朋友惊奇地回说,在那呆了这么一段时间,也没怎么逛过像列表上那么多有意思的地方。 最近几年,走了一些城市,大多顺着这个思路安排,比如清迈,利雅得,洛杉矶和旧金山。不妨详细来谈谈我是如何旅行的。 1. 行前规划 我并不喜欢做详尽的行前规划,一来费时费力,二来安排了之后无法完成也不舒服。所以我只会做一个大致的规划: 1. 通过 Youtube 来了解一个地点的情况,并且寻找我想去吃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