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DPS 周刊 83 - 如何多读书?

过去的一个月,因为工作压力不是很大,所以有了更多的阅读时间。回头一看,在一个月时间内,读完了两本技术书籍: 1. Grokking Algorithms 2. De-Coding the Technical Interview Process 读完了八本非虚构类书籍: 1. Yes to Life 2. At Your Best 3. Everything Is Fucked 4. The Choice 5. Happiness

DPS 周刊 82 - 生命的意义

最近读了三本书: Edith Eva Eger 的 The Choice Viktor E. Frankl 的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和 Yes to Life。 Viktor 的两本书主要聚焦于讨论生命的意义,而 Edith 也或多或少地讨论了生命的意义。两位作者都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在现实总也是朋友,所以连起来读三本书让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诚如 Viktor 指出的那样,一个人最大的挑战就是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

DPS 周刊 81 - 简洁地管理时间

Decide 是 Steve McClatchy 所写的一本书,看书名还以为是讲决策的,开始翻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本讲时间管理的书。当然这本书并不仅仅是一本时间管理的书,它把很多复杂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讲清楚了。 在 Steve 看来: 1. 一共只有两大类任务:gain 和 prevent pain。两者在英语里谐音,中文不是特别好翻译,所以就暂且保留它们。gain 类的任务长远来说,有助于我们的成长,但不一定有明确的时限;prevent pain 类的是我们必须做而且有明确时限的任务,比如工作,吃饭,睡觉等等; 2. 我们经常因为

DPS 周刊 80 - 勇敢地辞职吧

最近这两周发生了很多事: 1. 我先定下了飞往第三国的单程机票,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明确的死限,这样其他所有事情都可以安排起来; 2. 然后把要卖的家电家具都列清楚,一个朋友欣然全部接收,免去了我不少烦恼; 3. 本来想在公司再熬一段时间提离职,没想到根本无法忍受新上任的经理,第二天就被 skip manager 找去谈话。谈到最后,我觉得无所谓了,于是就提了离职。这样一来,我们两边都轻松很多。 后来和我的 coach 聊起这些,她说很为我高兴,因为我一直像一个冒险者,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前几天打开 Noteplan 里的文件夹,发现我还准备过一个按月规划的 future plan,

DPS 周刊 79 - 按照精力规划时间

最近翻完了 At Your Best 这本书,它不仅详细地介绍了如何根据自己的精力来安排日程,也讨论了如何长远地将人生安排与之相衔接。很多介绍时间管理的书籍都会专注在如何更高效地完成更多的任务,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即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资源里分配更多的任务,那么只会导致任务的完成度和质量受影响。作者 Carey Nieuwhof 建议我们先关注自身的精力分配,按照高低,分为绿区,黄区和红区,即精力充足,精力有限,精力受限三块时间。然后根据任务的重要程度依次安排到这三块区域里。每天的绿区/黄区/红区的分布大致相同,这样有了一个预先安排好的分布,我们也就可以更合理地把任务安排进去,长远来看也就让我们更高效,也更有持续性。 Recap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新年愿望时刻,Shawn